(18).

【壬寅薈萃】—《大晚文摘》—〔曠世錦囊語錄〕之『林語堂』(一)

林語堂簡介

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男,中國文學家、發明家。福建省龍溪人,生於漳州市平和縣坂仔鎮,乳名和樂,名玉堂,後改為語堂。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德國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曾任北京大學英文系主任、厦門大學文學院院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国際筆會副會長等職。林語堂於1940年和1950年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曾創辨《論語》、《人間世》、《宇宙風》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說《京華烟雲》、《啼笑皆非》,散文和雜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藝術》以及譯著《東坡詩文選》、《浮生六記》等。1966年定居台灣,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歲。
林語堂散文所涉領域極廣。他認為理想的散文“乃得語言自然節奏之散文,如在風雨之夕圍爐談天,善拉扯,帶情感,亦莊亦諧,深入淺出,如與高僧談禪,如與名士談心,似連貫而未嘗有痕迹,似散漫而未嘗無伏綫,欲罷不能,欲删不得,讀其文如聞其聲,聽其語如見其人”。 (見《小品文之遺緒》)從他創造性地將西方的humour譯成“幽默”始,一直到晚年自詡為道家精神,林語堂始終保持這種談話風的藝術范式,并以閑適幽默為格調、性靈超遠為立場。
林語堂小說作為一種跨語言、跨文化、跨時空的比較文學現象,體現出鮮明的承續與超越特徵,這種特徵展現在“藝術家”、“世界”、“讀者”這種三元框架之中,透過“藝術家”把握林語堂的文化邊緣特徵、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人格符號和人格滋養,透過“世界”把握林語堂的性靈與表現中西合璧的審美世界觀,透過“讀者”把握林語堂的文學追求和文化傳播策略,構成了“在場”地把握林語堂小說創作和藝術成就的基礎。
林語堂的翻譯特點是通暢易懂,少用“行語”,中等文化的讀者都能看懂,這也是他探索的結果。1936年他“做”《生活的藝術》,寫到260頁,他覺得用語深奧,論辯枯燥,會失去讀者,於是推倒重來,換用一套話語,以風可吟、雲可看、雨可聽、雪可賞、月可弄、山可觀、水可玩、石可鑒之類細膩動人的東方情調去觀照競爭殘酷、節奏飛快的西方現代生活,於是文風一變,空靈動人。他避用哲学概念,棄用政治口號,引俗入雅,降雅為俗,將雅俗融合,寫出了無學究氣、智慧而快樂的生活哲學。

雋語連篇

‧《吾國吾民》 一個人的澈悟,恰等於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我的願望》 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膽量。

‧《笑的藝術》 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孤獨之道》 孤獨這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兒擎瓜柳棚下,細犬逐蠂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餘兩鬢風——孩童水果貓狗飛蝶當然熱鬧,可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觀人微時》 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他怎樣利用餘暇時光就可以。

‧《天倫解讀》 幸福,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兒子做遊戲。

‧《人生不過如此》(一) 在不違背天地之道的情況下,成為一個自由而快樂的人。這就好比一台戲,優秀的演員明知其假,但郤能夠比在現實生活中更真實、更自然、更快樂地表達自己。人生亦復如此。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渡日,並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從某種情度上來說,人生不完美是常態,而圓滿則是非常態,就如同「月圓為少,月缺為多」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此理解人生,那麼我們就會很快變得通達起來,也逍遙自適多了,苦惱和晦暗也會隨風而去了。

二0二二年十月十一日

Latest comments

19.09 | 17:31

在忙碌(忙亂)中找到片刻安靜(閱讀神的話), (透過祈禱)把重担交託神, 必能讚美神恩。

15.06 | 02:50

祝大簡牧師早日康復

03.03 | 01:42

今天花朵終於願意接受疫苗,這是莫大喜訊,祈求神繼續使用你寫作的恩賜,見証祂。

13.01 | 17:11

(一) 看別人比自己強可化解衝突或分歧

(二) 主耶穌在十架上對同釘十架的那罪人之對話表現完全饒恕和愛是最好的榜樣

(三) 禱告是向神表達自己真誠的想法,神也藉著不同的方法,教導我們如何回應。不然,分歧或衝突很易升温

Share this page

web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