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秘午安:為打開【文以載道】話匣,大晚姑且以「天下文章一大抄」作為《下聯》,誠徵《上聯》,誠有益身心者也,截止日期為明天。
國粹弘揚,各施各法,殊途同歸。查《對聯》之探索,大有學問,且聽道來。能開對聯之先河非笠翁莫屬,其生平可歸納如下:
《人物生平》
年幼失怙
李漁塑像 [6]
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八月初七,李漁出生於長江出海口北岸的如皋。李漁的父親李如松和伯父李如椿都是在如皋經營中草藥的商人。 [7] 李漁在《與李雨商荊州太守》書中雲:“漁雖浙籍,生於雉皋,是同姓而兼桑梓者也。” [8]
崇禎二年(1629年),李漁父親病逝於如皋,十九歲的李漁在如皋守孝三年。 [9]
崇禎六年(1633年),二十三歲的李漁扶父親靈柩回原籍蘭溪入祖墳。同年,娶生塘徐村(今屬水亭鄉)徐氏女為妻,並白頭偕老。李漁多次出遊,都靠她主持家政有方,得無後顧之憂。李漁在其作品中親切地叫她“山妻”。 [29] [30]
科場失利
夏李宗譜
崇禎八年(1635年),李漁去金華參加童子試,成為五經童子。首戰告捷,使李漁嚐到了讀書成名的甜頭,他信心更足,讀書也更加刻苦。
崇禎十二年(1639年),李漁赴省城杭州參加鄉試,他原以為穩操勝券,但竟名落孫山。因科場失利,他在寄給同試落榜友人的信中寫下滿腹牢騷。次年元日作《鳳凰台上憶吹簫》詞嘆功名不就。
崇禎十五年(1642年),大明王朝舉行最後一次鄉試,李漁再赴杭州應試,由於局勢動盪,李漁途中聞警返回蘭溪。
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兵攻入金華,樓遭災,聯遭毀,李漁也被迫離開金華回到了蘭溪。 [29] [30]
歸隱伊園
李漁畫像
清順治三年(1646年)八月,清軍攻佔金華,“婺城攻陷西南角,三日人頭如雨落”。功名不遂、身經戰亂的李漁歸隱故鄉,回故鄉下李村居住,並改名“謫凡”。清廷頒佈了剃髮令,李漁對這一傷害民族自尊心的暴行雖強烈不滿,但為了保命,還是剃了,並自稱為“狂奴”。
順治八年(1651年),李漁被推為宗祠總理,手訂下李氏宗祠《祠約十三則》,又主持修了《龍門李氏宗譜》,深受村民敬重。這一年,李漁在一次興修水利過程中介入了與生塘胡村的一場詞訟之中,後因“胡姓刁詐,事不如願,結訟中止”。此事使李漁萌發了到杭州發展自己事業的念頭。於是他寫下《賣山券》,賣去自己悉心營造、終日遊樂其間的伊園,舉家移往杭州,去尋找新的創業之路。 [29] [30]
萍寄武林
李漁雕像
李漁為其在杭州的寓所題名為“武林小築”,並在此暫居下來,開始“賣賦以糊其口”,選擇了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被時人視為“賤業”的“賣文字”之路,開始了他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賣賦餬口”專業作家的創作生涯。 [29]
清順治十年(1653年)李漁重返闊別二十年之久的出生之地如皋,並在如皋、通州一帶以詩文會友,歷時九個月, [9] 寫下了憶先大兄的詩文(李漁的嫡兄李茂的墳墓在如皋)。 [10]
李漁在杭州居住數年之後,隨着作品的不斷問世,“湖上笠翁”成了家喻户曉的文壇新人。他的作品以驚人的速度向各地流傳,杭州、蘇州、南京等地的一些不法書商千方百計進行私刻翻印以牟取暴利,在缺少交通工具的當時,數日之內,三千里外的地方也能見到笠翁新作。有的就乾脆拿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作者的作品,掛上“湖上笠翁”的名進行發行,矇騙讀者。不法書商不擇手段牟取暴利的行徑,不僅侵犯了他的著作權,還極大地影響到他的聲譽和經濟收入。為捍衞著作權,他勇敢地站出來與之進行了不懈的鬥爭。他一邊請求官府為他主持公道,傳札佈告;一邊與女婿沈心友四處奔走,上門交涉。可以説,李漁是中國最早具有版權意識的出版家,也是最早捍衞自己著作權的作家。然而由於當時社會沒有形成對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盜版現象仍防不勝防,屢屢發生,使李漁忙於交涉,興嘆不已。而其中以金陵(今南京)的盜版者為最多,為了便於交涉,李漁索性在康熙元年(1662年)左右離開了杭州,舉家遷往金陵。……(待續)。
二0二二年三月十一日 慕容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