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薈萃】—《擲地有聲》之〔曾國藩語錄〕(一)
《曾公生平》:
道光進士,曾任內閣學士,道光末年官至侍郎。善於講“道德”説“仁義”,對程朱理學推崇備至。太平天國進軍湖南時,被任命為幫辦團練大臣,在湖南舉辦團練。後來組建起一支具有正規軍規模的地主武裝團練——湘軍。咸豐四年發佈《討粵匪檄》。 率湘軍出省作戰,為清政府收復失地。為了強化鎮壓力量,他主張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設立安慶內軍械所,製造新式槍炮。咸豐十年(1860年)任兩江總督、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 次年攻佔安慶,奉命統轄蘇、皖、贛、浙四省軍務。 同治三年(1864年)攻陷天京。次年奉命赴北方鎮壓捻軍起義。同治七年(1868年)調任直隸總督。同治九年 (1870年) 在辦理天津教案中媚外殘民,受輿論譴責,回任兩江總督,病死南京。
《雋語連篇》
‧終身讓人道,從不失寸步。
‧ 太柔則靡,太剛則折;剛自柔出,柔能克剛。
‧ 忿怒二字,聖賢亦有之,特能少忍須臾,便不傷生。
‧ “堅忍有恆”四字,最為辦事要著,勿畏難中輟,勿滋生弊竇,勿遺人口實。照此進行,
何患不達目的?
‧ 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
‧ 凡遇事須安祥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祥,
為處事第一法。
‧夫為善易,積善難。士之於善也,微焉而不厭,久焉而不倦。幽隱無人知而不間,招世之
疾逢時之患而不變。是故根諸心,誠諸言行,與時勉勉,不責其功夫,然後親友信之,國
人安之,而鬼神格之也。善積未至,其疇能與於斯乎?
‧清淡者,崇德之基也。憂勤者,建業之本也。古琿無富貴之聖賢,無宴逸之豪傑。
‧ 或曰:交處乎世,如何可以免乎謗。曰:“去六邪,用四尊,則可矣。”曰:“諫未深而
謗君,交未至而則友,居未安而罪國家,家不儉而罪歲,道不高而凌貴,志不定而羨富,
此之謂六邪也。自尊其道,堯舜不得而卑也。自尊其親,天下不得而絀也。自尊其己,孩
孺不得而娛也。自尊其志,刀鋸不得而威也,此之謂四尊也。”
‧不位而尊者曰道,不貸而富者曰文。噫!吾將謂得時乎?尊而驕者不為矣,吾將謂失時乎?
富而安者吾為矣。
‧ 氣為心害,養心當先製氣。
‧慎能遠禍,勤能濟貧。
‧尖酸語最易傳布,正經話卻無人稱說,即此可知世道惡薄。
‧君子滿腹天理,故以順理為樂。小人滿腹人慾,故以得欲為樂。欲無時可足,故樂不勝憂。
理無時不存,故隨在皆樂。至樂順理。縱欲之樂,憂患隨焉。
‧或謂才子多傲,餘曰傲便是不才。
‧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禍。
‧ 事莫待來時忍,欲莫待動時防。即來思隱,即動思防,如火熾水溢,障之甚難。
‧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為惡最苦,是惟恐人知。
‧女相妒於室,士相妒於朝,古今通患也。若無貪榮擅寵之心,何嫉妒之有?
‧寶貨用之有盡,忠孝享之無窮。
‧食能止飢,飲能止渴,畏能止禍,足能止貪。
‧ 溺愛者受製於妻子,患失者屈己於富貴。大丈夫見善明,則重名節如泰山。用心剛,則輕
死生如鴻毛。
‧人皆有愛生惡死之心,人皆為捨生取死之道。何也?見善不明耳。
‧以德遺後者昌,以禍遺後者亡。謙柔卑退者,德之餘,強暴奸詐者,禍之始。
‧仁言不如仁心之誠,利近不如利遠之博,仁言或失於口惠,利近或失於姑息。
‧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
二0二二年十一月二十日